教會是我家?


我們常以家來形容教會,這也是有聖經提及的,不過也許我們忽略了經文的重點和背景,於是就按既有的經驗去解讀,將理想家庭的想法投射到教會中,產生許多期望的落差。現代家庭充滿張力,像一群刺蝟,既想互相取暖,又不自覺地彼此傷害,有人索性抽離,自建圍牆;亦有些人需要照顧長期病患或被情緒困擾的家人,若加上經濟的壓力,日子真不好過。家庭能建立生命,但也能使人受傷。誠然相親相愛、可安歇和溫馨的家,仍是我們嚮往的。然而聖經提及家,卻有更深的意思:


家是神拯救和賜福的對象

家庭培育生命,但也有互相指責、妒忌和仇恨的事情,這是第一個家庭的故事(3-4)。令人心痛!然而神的拯救和祝福仍然臨到家庭:挪亞全家、亞伯拉罕及其子孫,還有哥利流全家(使10:2)、獄卒全家(使16:34)、會堂的主管基利司布全家(使18:8)。記得多年前有機會到雲南訪宣,探望山區小數民族的教會,發現整個村落因著早期的村長信主而改變,他們的生命見證,福澤後人至今。福建與及潮汕地區也有不少三、四代信主的家庭,這是神奇妙的作為!


家是裝備屬神子民的基地

神以家來形容祂的子民:以色列家、大衛家等。家庭也是實踐敬拜生活、傳講救恩的地方。猶太人守安息日和逾越節,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中的。特別在聖殿被毁、散居各地的日子,這些在家庭持守的禮儀和節期(6:7),令人沒有忘記自己的身分、使命和盼望。家庭也是敬拜事奉神的群體(24:15)。在疫情下未能聚集的日子,更叫人思想如何在家中敬拜事奉,假如在沒有網絡的情況,又如何與主結連?求主厚賜智慧,幫助作父母的,能發揮獨特的影響力,把握機會領家人一同祈禱、分享、唱詩、服侍......


神能使我們有新的家

可是,有些家庭是沒有父母、配偶或兒女的,上一代也未信主,那又如何?感恩!神使孤獨的有家,使被囚的出來享福(68:6);神在他的聖所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68:5)教會由第一世紀至今,仍然是孤兒寡婦的家。世人看作是社福工作,但在神眼中卻是真實敬虔的表現(雅1:27)。主的愛透過真誠跟隨主的人,使人經驗到如家庭般的溫暖。特別在病患與哀傷的日子,更顯寶貴。無論我們的家庭如何,教會可以成為另一個家。在這猜忌和冷漠的世代,讓我們好好珍惜這個家!


神的家強調的乃是基督

可是聖經以家來形容神的教會,重點並不是家庭的溫馨,乃是強調基督的作為,祂以自己的身體終止了冤仇,使世人能合一並與神和好(2:14-18)這樣,你們不再是外人或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裏的人了( 2:19)故此,我們就像以色列民從為奴之家領到神的家。我們這群非猶太人的基督徒也因著信,成了亞伯拉罕的子孫,成了神家裏的人了。既然如此,真的沒有可誇的。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 3:15)這家並不是私家群組,更不是家族企業,家主並不是任何德高望重的領袖,更不是會眾,乃是復活的主。


管教、審判由神家開始(彼前 4:17)

然而,對於這個由蒙恩罪人組成的家,委實不宜存過份浪漫的期望。只要我們坦然面對自己的本相,內心的軟弱與幽暗,便會明白彼此相愛是何等艱難。莫說行公義、好憐憫,在世為主發光,愛鄰舍,也不容易。我們自己得承認許多時候都有負所託,有一天都要向主交賬。家有恩典,但也要盡本分,甚至接受管教。哪有兒女不被父親管教的呢?  ........ 惟有靈性之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份(12:7-10)遵行父旨意的才是耶穌的家人(可3:35)


大家都在歸家的路上

過去這幾年,更感到主再來的那日子近了!心情有點矛盾,既悲又喜,既懼怕又渴望那日子快到,是審判之日又是拯救之時!眼見不義的事加增,人心變得冷漠,甚至信心軟弱。在移民潮下,也許會因親友及主内兄姊散居各地而不捨,但又喜見聖靈的工作,渴慕福音的人又多起來,為主作見證的機會、團契相交的機會並沒有減少,學習的機會更是有增無減。當然,我們在世的日子正在減少,也就是回家的日子近了。人生本是一條歸家的路,朝向更美的家鄉( 11:14)。有主為我們預備地方(14:2),有聖靈引導,並且有家人同行。教會是神的家,我們在主裡成為家人,讓我們學習彼此相愛。看哪,主正呼喚流散的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