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他走過哀傷(二)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 

 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10)


  最近陪伴家人到屯門醫院紓緩中心覆診,在候診室看見一本由聖雅各福群會出版的小冊,名為『逝。愛同行』關顧手冊,封面由著名漫畫家阿虫繪畫,阿虫用其獨有的畫功,在封面畫了一個朝左方打開門的中式雀籠,在籠門外有一隻小鳥抬頭自信地展翅飛翔,在小鳥後方襯以十多隻向上飛翔的鳥兒作伴,畫下有一句語:『打開籠子讓鳥飛』。簡單一句,卻為死亡展開新的意境,更道出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開展生命的另一里程。使徒保羅說:『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林後5:1)我們知道『地上的帳棚』終究有拆毀的一天,然而,神卻早已為我們預備了『天上永存的房屋。』這是神給予我們極大的禮物。雖然如此,面對摯親離逝,畢竟心中難捨、傷痛卻是非常實在,縱然各人傷痛時間長短不一,但在哀傷路上能獲得友伴關懷,知道自己不是孤單前行,卻是非常重要。『逝。愛同行』對如何關懷及支持喪親者有以下建議:

『在情緒低落時得到親友的體諒、鼓勵,在憤怒、自責時感受寬容與接納,甚至一碗熱湯、 

 一個擁抱,一個關顧的眼神,都能夠讓我們渡過哀傷。

   *用心聆聽

   *靜默陪伴

   *鼓勵抒發情緒

   *溫柔與適切的慰問

   *安靜與哀傷的空間

   *協助建立支援網

   *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經濟或實務上的實際支持

   *尊重個人的哀傷方式與步伐

   *利用身體語言(擁抱、握手、輕拍肩膀)

   *特別日子關顧(忌辰、結婚周年…)

   *了解自己的限制,需要時作出轉介

與其對喪親者說「節哀順變」、「堅強些」、「看開點」、不如保持沉默,盡心聆聽、體諒與接 

 納。』


  在楊腓力(Philip Yancey)所著《有話問蒼天》(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一書中記載了一則故事:『坎波盧提到他到殯儀館向友人家屬表示慰問的事,他不小心走錯停屍場,那裡躺著一個老人的屍體,而那寡婦是惟一在場的哀悼者.寡婦看來是那樣孤寂,故此坎波盧決定留下參加那個喪禮,他甚至駕車陪她到墳場去.安葬儀式後,當坎波盧和那個寡婦駕車離去,他終於承認他並不認識她的丈夫;婦人說:「我也想了很久,因為我認不出你是誰,但這一點實在不重要。」她用力緊握他的手臂,使他感到很疼.「你永遠,永遠不會知道這樣做對我有何意義。」』

  作一個陪伴者-就是當別人有需要時,我們能夠陪伴在側。縱然他/她發生很多事,但在這個可怕時刻,我們可以用行動告訴他/她:『你不是孤單的,我會陪著你一起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