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與靈言
主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五章藉著葡萄樹的比喻描寫祂與信徒之間的關係,主是萄萄樹,而我們是枝子。這樣的描寫完全超出了人所能想像的範疇,人怎能想到我們與主的關係是可以達到如此親密的地步?彼此血脈相連,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完美地共融契合。當然,我們必須留意這份密契關係是帶有條件性的,我們必須時常禱告,聆聽主的說話,遵行主的吩咐,藉此保守自己常在祂的愛裡。
(約十五7)「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約十五10)「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祂的愛裡。」
這段經文揭示了我們屬靈操練的路徑,也顯明了祈禱與神話語的密不可分。若果祈禱只是人滔滔不絕地向神說話,或只是向神報告一些代禱事項,又或只是希望神回應和達成我們的個人願望,這無疑是一種自我中心式的祈禱,亦將禱告約化為功能性的宗教行為;然而,祈禱乃是與神愛的交流,是以基督為中心的呼喚,是順服在主旨意下的立志。
慕安德烈(Andrew Murray,1828-1917)是著名佈道家,南非宣教士,也是南非復興運動的領袖,有「南非使徒」之稱,他十分注重禱告靈修,是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屬靈作家之一。他分享祈禱的秘訣時如此寫到:「祈禱不是獨白,乃是對話,神對我祈禱的回應,是其中最重要的部份。傾聽神的聲音,是確知祂將垂聽我祈禱的秘訣……神垂聽我們與否,要看我們是否已聽祂。神的話進入我心裡多少,我的話對祂的份量也有多少。我如何對待神的言語,就是如何對待神,同時顯明我在祈禱中對神的渴慕是否真誠。」[1]
正如慕安德烈所言,神的話就是我們祈禱的秘訣,是我們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樞紐。沒有神話語的禱告,只是追隨自己意念和慾望的祈求,而宣稱重視禱告,卻不重視神的話,就如同向神搶奪話語權。主耶穌在(太六33)教導我們禱告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這並不是成就我們所想所求的交易,而是擺上信心,放下自我,讓神掌權的祈求;我們所想望的是叫神的旨意,而非我的私意,成全在這人或這事之上。
神的靈言永遠是我們禱告的根基和憑據,因此,長久以來的教會傳統中,公禱會的內容總不離開神話語的宣講,在眾人同心合意祈禱之前,先一起聆聽、研讀和查考聖經,好讓神的話教導和引導我們怎樣祈禱。同時,留心傾聽神的話,能幫助開啟我們屬靈的觸覺,領會神的心意,加強我們順服和信靠的能力,而真理的聖靈要藉著神話語的能力照亮人的軟弱和罪性,叫我們懂得謙卑禱告。
「…其實我們祈禱軟弱的真正原因,是我們的生命太軟弱,惟有神親口說的話才能使人堅強,我們的生命全靠祂的話。」[2]
今日信徒對祈禱聚會感到枯燥厭倦是普遍的教會現象,若果只是抱怨和歸咎於祈禱會的時間長短、模式或安排出了毛病,這實在是遮掩了問題的真相;誠然,尋求更新和維持祈禱會的活力是教會當盡的本份,但我們必須要了解和承認,教會祈禱會蕭條的原因,不是別的,乃是我們這群奉命要不住禱告[3]的人出了毛病,是我們的生命太過軟弱,太過自我,遠離了生命的泉源。
禱告:親愛主,求祢賜給我們單純的心愛慕祢,讓我愛禱告,愛聽祢的聲音;在我禱告之先,叫祢的話灌注入我生命中,使我的禱告充滿祢話語活潑的能力;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