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2)


本編文章是接續42728日的牧執心聲家譜(1)。筆者希望透過自己小小的讀經發現,來幫助兄姊從家譜中有所啟發或得著。

亞當的家譜是在該隱的家譜之後,兩個家譜中間夾著兩節經文。經文內容提及上帝再賜亞當一個兒子以代替亞伯,以及到孫子時期人開始求告上帝。因為亞伯已死,以及該隱因殺人而被罰去挪得之地,所以上帝再賜亞當一個兒子去繼承長子之位。另一方面,經文顯示到了以挪士時期「人開始求告耶和華的名」,這是表達人承認「耶和華」是上帝,並會向祂祈求。到創世記第五章,開始記載亞當家譜之先,有敍事者的引言(v.1-2)。敍事者再次重申「人」是照著上帝的樣式來被造(創一27),而且男和女都是上帝創造(創一27、二18-24),是同等,以及賜福給人(創一28)。以上三點都在第一至三章出現過,而敍事者想讀者帶著以上三點來理解亞當家譜。

在這裡讓我來作個小總結。該隱容許自己被罪控制(創四7),殺了亞伯,被罰去伊甸東邊的挪得之地(詳情可閱牧執心聲家譜(1)),及後生下一眾後裔,而為了生存/生活而發明不同工具和技能。然而,該隱及其後裔缺少了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與上帝的關係和從上帝而來的祝福/恩典。從拉麥與妻子的對話中,可以見到他沒有依靠/求告上帝。相反,塞特生了以挪士後,他們「開始求告耶和華的名」,人有開始集體及公開地敬拜耶和華上帝。[1] 讓我們再看塞特的後裔如何發展。

創世記五章3節開始,用了一個排列形式來表達亞當的後裔:「(人名)+(多少歲生第一胎)+(又活了多少歲及生兒育女+(共活了多少歲後離世)」。這樣的排列讓讀者能簡要地明白以下信息:1. 「求告耶和華名的人」正受到上帝的賜福,使他們「生養眾多,遍滿這地,治理它…」(創一28);2. 因為亞當和夏娃不聽上帝的命令,所以他們和後裔最後都會死亡(創二16)。

另一方面,經文記載到以諾時,該描述多了「與上帝同行三百年」,以及將「就死了」這一句改為「以諾與上帝同行,上帝把他接去,他就不在了」。拉麥是亞當的第七代,同樣以諾都是亞當的第七代。[2] 在兩者對比之下,讀者會見到拉麥需要自己想辦法來保護自己,而他的眾子雅八、猶八和土八.該隱就發明不同的器具和技能來維生。至於以諾,他的生活是「與上帝同行」,上帝的賜福和恩典成為他的保障,並且他最後是 沒有 經歷死亡。

還有一點,家譜到了拉麥生挪亞時,排列形式再次出現改變:「給他起名叫挪亞,說:『在耶和華所詛咒的地上,這個兒子必使我們從工作和手中的勞苦得到安慰。』」(創五29),然後在挪亞的部分只記下「挪亞活到五百歲,生了閃、含和雅弗」(創五32),家譜就到此結束,到第六章開始講述挪亞的大洪水事件。

讓我們總結一下亞當家譜(包括該隱和塞特兩條線)的信息:1. 日常維生的問題,雖然該隱及其後裔在罪的影響下與上帝的關係越來越遠,然而上帝仍將「生兒育女」的祝福賜給該隱一族,這是上帝的憐憫。2. 人在罪惡的影響下,上帝仍讓人有能力繼續「修理,看守」祂所創造的世界(創二15),上帝沒有收回原先賜給人的權柄和能力,例如人有發明/進步的能力,有足夠的年歲來「生養眾多,遍滿地面」,以及「生兒養女」將經驗傳承下去。3.以諾與神同行」的榜樣,讓人知道怎樣有離開死亡的方法,就是重回亞當和夏娃未犯罪前與上帝的關係跟隨上帝來生活。4. 雖然有以諾的見證,但人仍是越趨敗壞,罪惡增加,導致上帝的洪水審判(創六)。



[1] 鄺炳釗:《創世記(卷一)》,天道聖經註釋,四版(香港:天道書樓,2006),頁419

[2] 拉麥的族譜是亞當、該隱、以諾、以拿、米戶雅利、瑪土撒利和拉麥;以諾的族譜是亞當、塞特、以挪士、該南、瑪勒列、雅列和以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