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起錨嗎?》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浸。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28:19-20)

「大使命」是耶穌交給門徒一個偉大的職責,亦期待我們認真履行:向人宣揚基督的福音、為初信者施浸、教導造就他們在信仰上成長,讓他們學懂與神同行。早前陳牧師證道時曾提到「神的兒女」這個身份,不能「假手於人」,而是每個「因信基督耶穌」的人,自己與神直接建立關係,同時學習讓神喜悅,努力實踐「在基督裡成為一」的群體!能與人分享在基督裡的盼望,正是我們作為「神的兒女」,體認「身份」最自然不過的表現。

今年的差傳月沒有單單在7月份舉行,反倒自5月至8月期間,正值在各地不同範疇服侍的宣教士回港,差傳中心的弟兄姊妹積極在各團契中推動、連繫及分享不同的主題,內容較預期來得更多元又豐富。從與西非、東亞高原的宣教士互動中,更深「認識」他們及所服侍的群體,到挑戰弟兄姊妹的想像,去「感受」難民的處境;從「淺嘗」聖經翻譯的趣味與挑戰,到「反思」跟隨基督而面對逼迫的實況;最後更有服侍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宣教士,幫助我們從「歷史」角度理解猶太人拒絕福音,原來與「基督徒」有關!

當我翻閱宣教士的贈書[1]序言時,相信對今日教會就是我們這群「神的兒女」在實踐「大使命」上,相當值得深思:

「基督徒有一個極之美妙的訊息要告訴全世界,但有時我們沒有向其他人傳揚,讓他們知道這個可以得著赦免和新生命的訊息,是我們遲鈍了。


有時我們分了心。因為太多事情奪去了傳福音這事應有的位置可能因為我們身處一個叫人受傷的墮落世界,經常引發真實的需要,使我們不得不分心和消耗精力去處理病徵,卻不能根治它們的病源。


有時也因我們缺乏堅定的信念。當看見有些人似乎無憂無慮,安於自己的信仰,就以為他們不需要耶穌。

然而,更多時候是懼怕令我們無法和別人分享耶穌基督的福音。當我們遇到一些在文化、背景和信仰上都和我們大相徑庭的人,就膽怯而不敢談論自己的信仰

要突破以先,或者我們必須真誠地自省,並且承認我們或多或少真的遲鈍了!分心了!懼怕了!求主赦免我們,同時幫助我們無論在家、在校、在職場、在社會、在跨地域文化的人群中,讓我們能見證真理,將人引領到基督耶穌跟前。

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著無虧的良心,叫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誣賴你們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彼前三15-16) 作好準備,有助我們克服懼怕!知己知彼,更能有效地找到談論信仰的切入點!求主幫助我們能應用經文所帶出的屬靈原則[2]:作好「闡明盼望」的準備;「有溫柔、敬畏」的態度;活出「無虧良心」的生活榜樣;不要怕人,單單「尊主為聖」。

若我們認信「福音」是好消息,是唯一能根治墮落世界中受傷的靈魂,無論對象是誰,我們都必須要認真作好準備,以致能在紛亂的世代中履行「大使命」,並且深深經歷一個事實:與神同工的喜樂,因為耶穌總是與我們同去的!!



[1] 參閱勞朗迪,《與猶太人樂談信仰》(香港:天道,2019),頁5-6

[2] 參閱池耀興,20224-6月,〈從彼前315-16節,看「如何向佛教徒傳福音」〉,《華傳季刊》第72期,頁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