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回應


最近,有肢體與我分享一個故事……
有一位作家在整理去年所發生的事情時,就伏案寫著:
去年,我做了一個切除膽石的手術,手術後令我臥床一段很長時間……
同年,我踏入六十歲退休年齡,我要離開一間我所愛、又工作了三十五年
的公司……
又在同一年,我所敬愛的母親離開了我……
之後又在同一年,我兒子因交通意外未能成功考到最後一年醫科試……
更糟的是我還要支付一大筆款項維修那部損毀嚴重的汽車……
最後作家寫著:回望過去一年,這實是我人生中最糟糕、最差透的一年…
唉…
其後,作家的妻子經過他身旁,看見作家正在發愁地沉思,就悄悄地看他
在紙上所寫的內容,閱後就暗暗退下。隔了一會,作家的妻子把一張字條放在
作家的桌上,上面寫著:
去年,我丈夫終於進行了困擾他多年的膽石,這個病曾為我丈夫的身體做
成很大的傷害和痛楚。
同年,我感恩丈夫在健康及愉快的狀態下退休,感謝神給予他工作的機會,
賺取三十五年薪金來養活整個家庭。現在,丈夫終可以用更多時間來從事他喜
愛的寫作工作。
又在同一年,我所敬愛的九十五歲奶奶在毫無痛苦的情況下,回到天父的
懷中得享安息。
之後又在同一年,我兒子經歷了極嚴重的交通意外,但他卻蒙神保守及拯
救。雖然車輛損毀嚴重,但兒子卻毫無大礙。
最後作家的妻子寫著:回望過去一年,這實是滿載神的恩典和祝福的一
年…感恩、讚美…
當作家看到妻子所寫的文字,心裡不禁感到溫暖,臉上也不期然流下感恩
的淚水……
我們常看見人在面對相近的處境時,可以有著截然不同的回應,作家與他
的妻子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當他們面對相同的處境時,作家心裡只有慨嘆和憂
傷,但他的妻子心裡卻洋溢著感恩和歡欣。這種迥然不同的回應使我想起美國
心理學家埃利斯(A.Ellis)提出的ABC 理論。所謂
A(activating events)代表誘發事件
B(belief)代表個體對這一事件看法、解釋及評價-信念
C(consequence)代表繼這一事件後,個體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
簡單來說是人通常以為一個誘發事件(A)是引起一個人的情緒反應或行
為結果(C)的主要原因。但按埃利斯的研究認為事實並非這樣,真正引發一
個人產生不良的情緒或行為,乃是我們對這事件的看法(B),也就是我們如何
去解釋這件事情引起了我們的後續反應(C)。這理論提到影響人對事件反應的
非常重要因素,就是背後的信念(belief)。
試想想:我們現正遇到什麼事呢?我們又以什麼態度來面對?背後又反
映我們有什麼信念呢?
無可否認,面對兩年多抗疫,不禁使人身心俱疲。香港在四月初仍每日有
數千人確診、百多人離逝……疫情至今已逾八千人離世……緊接第五波的,還
可能有第六波……。不少行業早已出現蕭條景象,再加上失業率持續攀升、市
民生計受損、精神健康亦響起警號……整個城市已蒙上層層陰影。據港大防止
自殺研究中心顯示港人的自殺風險指數不斷攀升,首次達「極高」警戒線,代
表市民自殺的風險極高,當中尤以長者更為高危。有學者建議除了培養正向價
值觀,亦呼籲市民主動關心身邊長者,並促請政府盡快重開康文設施。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又有何回應呢?我們是否深信上帝仍坐著為王呢?我
們是否仍深信若非上帝准許,沒有一事會臨到我們身上呢?昔日,當以色列人
面對亡國被擄時,上帝除應許百姓七十年後回歸故土外,亦顯明上帝如何看待
祂的子民,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
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
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利米書29:11-13)我相信上帝的
應許不單應驗在以色列人身上,亦能應驗在每一個尋求祂的人身上,我們願意
來到這位愛我們的父神跟前嗎?惟願我們在疫情及逆境中仍堅心信靠祂,又
與同遭患難的人一同禱告仰望這一位愛我們,並施恩與我們的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