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主餐?


因應疫情,相信在往下來的一段日子,我們教會需要再度在線上聚會。在這段時間裡,教會會繼續以網上直播或錄播來進行崇拜。然而主餐呢?主餐一向都是在會眾聚集敬拜時才進行的,這是否也可以網上進行呢?

作為教會,我們必須要根據聖經來做決定。對於網上主餐,聖經的回應是:不可行!這是因為對於主餐來說,會眾的「聚集」是必要的。首先,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一章內,保羅先後五次提到,當哥林多教會的會眾進行主餐時,他們都是「聚集」在一起的,即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行。就如在哥林多前書十一33保羅提到:「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聚會吃的時候,要彼此等待。」當中的「聚」,原文希臘文聖經為συνέρχομαι,正是「聚集」、「聚在一起」(英文come together)的意思。而在同一章聖經的另外四處用來形容主餐的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一17182034,保羅也是用同一個字:συνέρχομαι「聚集」,來描述領受主餐的人。那麼,對主餐而言,教會的會眾彼此之間真實地見面,便是必要的了。

再者,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16-17有這樣的教導:「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麼?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麼?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爲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因此,主餐是表明了教會的合一性,體現了教會肢體的合一,因為它把許多的肢體聚集在一起,讓他們成為合而為「一個」基督身體——教會,讓基督這一個身體,能夠藉同領餅與杯,一起記念基督對我們捨身的愛和恩典。

誠如浸信會神學家麥乾頓(James Wm. McClendon, Jr)指出,主餐是關乎與基督和彼此團結一體(solidarity)、赦免、感恩及終末,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與基督和彼此團結一體。[1] 當進行主餐時,我們將餅和杯放在主餐桌上,正表達主耶穌是主餐的主人:「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擘開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哥林多前書十一24-25)而復活的主耶穌就在主餐中與我們同在,和我們相交,給我們屬於祂的餅和杯,亦叫我們從彼此相交中,藉著主的餅和杯,可以合而為一的與主相交。

因此,在教會的主餐中,當施禮的牧師將餅和杯分給襄禮的教會領袖,再由襄禮的教會領袖分發給會眾時,正是與我們同在的主耶穌將餅和杯遞給我們:「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我』們。」(路加福音廿二19)主餐實在是一個與主耶穌聯合,並和眾主內肢體彼此聯合的禮儀。而在主餐中,我們重新合一,亦與主合而為一,我們重新的成為基督的身體。所以,在主餐中,分發的過程是重要的,因為這正讓我們體會主如何的與我們同在,我們在當中如何藉著主的餅和杯,我們合一的與主相交、聯合、結連。而主餐中所分發的餅和杯,則成為了表達這份我們彼此結連,和我們與主結連的工具和符號。這樣,對主餐而言,我們的「聚集」便成為「必要」了。

我們知道,浸禮是將一個與基督同死的人,使他與基督並許多人(教會)連繫在一起的禮儀;那麼,主餐就是叫許多人(教會的眾肢體)合而為一,一同與基督結連一起的禮儀。主餐是要參與的人「聚集」在同一地方,一同經歷這分發的過程,使他們成爲一個身體,一同領受從主所領受的恩典。因此,會眾「聚集」在同一空間,是主餐的必要條件。因著網上主餐既沒有達到會眾「聚集」的要求,而會眾亦沒有一同經歷分發餅和杯的過程,所以,網上的主餐根本就不是主餐。

主餐讓我們記念主耶穌對我們捨身的愛和恩典(赦免和感恩),亦是我們期待將來主再來(終末)的渴望:「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哥林多前書十一26)但願今日我們無法共進主餐的遺憾,使我們珍惜每一次主餐的機會,知道這是神的莫大恩典;更激勵我們期待「到那日」,能夠與主和眾聖徒一同共進羔羊婚宴的渴望,因為「凡被請赴羔羊之婚宴的有福了!」(啟示錄十九9)。阿們。



[1] 麥乾頓著,陳永財譯,《教義:麥乾頓系統神學(卷二)》(香港:浸信會出版社,2014),頁444-445